红海危机持续两月半扰乱全球货物运输,导致中国到欧洲的集装箱海运费上涨多达三四倍。去年逐步走出俄乌战争阴霾的中欧班列,据报本月仓位提前爆满。业者透露,中欧班列在红海危机爆发后持续走俏,货运需求翻倍,但还未达到一仓难求。
也门胡塞武装分子去年11月下旬在红海发动袭击以来,据报已有至少2300艘船只被迫绕道,导致通过红海的货运量急剧下降,海运运费不断飙升,对中国供应链和贸易造成巨大挑战。
华盛顿智库中东研究所指出,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全部产品中,约60%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运输。红海是通往苏伊士运河的门户,全球约12%的贸易量由此通过,包括高达30%的集装箱运量,每年经此的货物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。
国际货运预订和支付平台Freightos的数据显示,自去年11月底以来,从中国到地中海的集装箱运输成本已增加四倍多;上海至北欧的集装箱运价上涨逾300%。
高成本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之外,中欧班列的仓位据报本月已提前订满,意味着更多货主选择改走铁路,作为替代运输方案。